• 期刊首页
  • 期刊导读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邮箱投稿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栏目导航

期刊导读
期刊介绍
投稿指南
邮箱投稿
在线投稿
联系我们

综合新闻

  • 新疆预防电信网络诈骗“讲习馆”开到居民区
  • 无人机飞入新疆寻常农家 科技催生“新农人”
  • 塞人是中国人吗?今天,新疆的少数民族与古代
  • 新疆湖中发现“水怪”,牛羊被拖走人不敢靠近
  • 再见辽宁!再见上海,周琦无路可退,与新疆重

通知公告

  • 《新疆石油地质》栏目设置
  • 《新疆石油地质》数据库收录影响力
  • 《新疆石油地质》投稿方式
  • 《新疆石油地质》征稿要求
  • 《新疆石油地质》刊物宗旨

您现在所在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无人机飞入新疆寻常农家 科技催生“新农人”

来源:新疆石油地质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8-15
【作 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 要】:(小康中国)无人机飞入新疆普通农技催生“新农民” 中新网乌鲁木齐8月14日电,标题:无人机飞入新疆普通农场?科技催生“新农民” 作者苟继鹏、赵爽、黄万里 “第一次独立完成

(小康中国)无人机飞入新疆普通农技催生“新农民”

中新网乌鲁木齐8月14日电,标题:无人机飞入新疆普通农场?科技催生“新农民”

作者苟继鹏、赵爽、黄万里

“第一次独立完成植保飞防作业,收获不少A成就感。今年以来,我在5000多亩棉田上完成了300多场植保防蝇作业。”具有熟练操作经验的无人机驾驶员(操作员)。

近日,记者在太司柴村看到,棉田广阔,喜人,但很少有棉农在工作。几架无人机在棉田上空来回穿梭,开展植保作业。

穆坦里夫麦和苏提家种植了100亩棉花地。当他看到植保无人机的高效运行时,被深深吸引。在他看来,掌握无人机控制技术才是真正的硬技能。为此,他报名参加了库尔勒豫工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无人机操作培训。经过专业培训,于今年6月底取得合格飞行员资格证书。

库尔勒育工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范亚舟说,公司拥有23名无人机飞行员,都是经过培训合格的当地村民。每位飞行员平均每月进行20天的植保飞防作业,年薪约5000元(人民币,下同)。范亚舟还表示,公司使用的T40植保无人机可以在8分钟内完成20亩棉田的植保作业。

太司柴村棉农刘耀文说:“无人机的成本也比人工成本降低了一半。植保无人机的使用成本低,时间短,而且效率远远大于人工控制的效率。”一家人200亩棉田的植保防蝇作业只用了800元,不到半天时间就完成了,比之前的人工控制大大缩短了时间。

记者发现,如今,无人机已经成为新疆农民的得力“帮手”。 8月以来,新疆乌苏市古尔图镇托里奇村也进入棉花植保高峰期。村民李松说:“今年我用无人机保护棉花,防治病虫害,增加叶面肥,提高棉花抗病能力,保证棉花产量和收获。”

除了棉花,在新疆种植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和林果产业,人与机器也大显身手。例如,近年来,库尔勒香梨、阿克苏苹果也采用无人机授粉。看到即将成熟的香梨满枝头,库尔勒科尔楚园艺农场的果农Zikriwula Slamu说:“我的香梨园已经用无人机授粉好几年了,省时省力,还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科技是好的。”

同样,在北疆“水稻之乡”察布察尔县,当地农民也用无人机进行叶面肥喷施进行了大面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目前,全县约有11万亩稻田长势良好。

如今,在新疆广阔的田野里,忙碌的农民、无人机和各种机械已经很少见了。这样的场景在新疆已经屡见不鲜。随着新疆现代农业发展质量和增速的不断提高,科技让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新农民”。 (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文章来源:《新疆石油地质》 网址: http://www.xjsydzzz.cn/zonghexinwen/2021/0815/797.html

上一篇:塞人是中国人吗?今天,新疆的少数民族与古代
下一篇:新疆预防电信网络诈骗“讲习馆”开到居民区

新疆石油地质投稿 | 新疆石油地质编辑部| 新疆石油地质版面费 | 新疆石油地质论文发表 | 新疆石油地质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新疆石油地质》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